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

攤開插天山國家步道系統地圖,心早已不由自主地飛進了山林。這稜線上的中級山頭林立,知名的台灣山毛櫸遍佈在稜線之上,由北端的逐鹿山開始,經卡保山、樂佩山、多崖山、北插天山、魯培山、拉拉山等都有其蹤跡。

分段走過其中的幾段稜線,期盼有機會走過底下未曾走過的路線。

  1. 南、北插縱走。
  2. 魯培山至拉拉山。
  3. 巴魔塔(巴博庫魯、玫瑰西魔、塔曼)。
  4. 明池至松蘿湖。

以上路線都不是一般山友說走就走的路線,除了有時間外,還要有相當的體力、耐力、腳力與毅力,期許自己有天能夠完成這累死人的任務。

為什麼想走這些路線呢?正如聖母峰的探險先驅馬洛里(Mallory)說過的話:「為什麼要登山?因為山在那裡。」

請參考林務局國家步道系統

雲湧南插天

  兩年前的遊記(2004年11月),難忘的南插天山之行,在自己的Blog重貼,真實記錄台灣山林之行。

  南插天山,一年前的計劃,卻在一年後成行,這麼一趟行程下來,驚然發現,體力已經大不如前,想必又得再次執行慢跑計劃了。

  三峽地區是北部中級山熱門地帶,因為山高路遙,至今山區仍擁有其原始風味,而區間最有名的一座中級山應屬北插天山,究其因,大概是因為北插天山的主要登山口就位於有名的滿月園森林遊樂區內吧。去年原本計劃從小烏來上南插天山,結果卻也因找錯登山口而再度暢遊北插天山,由不同路徑上同一座山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印象最深的就屬登山路徑所經過的赫威神木群了,只是兩次上北插,登頂時總是雲霧繚繞,看也看不清,聽說,南插天山的視野佳,於是上南插的念頭就一直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前一個星期和朋友談到找時間上南插天山,但因為前一週的陰雨綿綿,而無法確定登山日期。周四發現台北天氣已轉晴,而決定周六上南插,非常幸運地也讓我們看到了南插天山的「雲海」美景。

  清晨五點半,天還未亮,搭上朋友車往小烏來奔馳而去,清晨車少,六點半多我們人已進入小烏來風景區收票口,也如預期省了入園費。

  七點鐘,我們沿著窄到不能再窄的產業道路來到了海拔635公尺的南插天山登山口,現場已有三部車約十位山友,因為緣份今天我們將一起走入南插天山。

↓清晨的氣溫有些低,我們的目標就在1907公尺高的南插天山,預計要爬高1300公尺。

↓踩在大水管上,小心通過。

↓過義興溪,開始走入如迷宮般的竹林。

↓碰到第一顆神木,拍個照留念吧。

↓充滿芬多精的原始森林,有著各式各樣的菇類。

↓中級山區,少不了蕨類植物。

↓在難得透進森林的陽光照射下,這片葉子顯得特別翠綠。

↓走進神木區,各式造型的神木,壯觀不亞於赫威神木群,其中尤以這顆遭雷擊的神木來的令人注目,走進燒黑的樹洞內仍可聞到淡淡的清香,人稱南插之星。

↓在藍天的襯托下,神本依舊昂首挺立。這裡是一路走來陽光最多的地方。

↓這叫稀子蕨,長的像果實的地方是可食用的,聽說咬起來脆脆的,但沒什麼味道。

↓這叫深紅茵芋,聽說可以藥用去風濕。

↓避難山屋到了,這裡海拔1730公尺,山屋前有一穩定水源,從石壁間流出,水量不大,水質甘美清澈,我們在此裝水上南插天山煮麵吃。

魯培山,海拔1905公尺,南插天山,海拔1907公尺,兩山中間鞍部1770公尺,到了這裡可以選擇直接上南插天山或選擇先上魯培山,而後回鞍部再上南插天山,我們選擇第二行程。

↓往魯培山的稜線上有相當多的山毛櫸,不過幾乎都已落葉飄飄舖滿地,僅有少數幾顆樹枝上仍掛著金黃色的葉子。

↓葉落後的黑色山毛櫸樹幹另有一翻風味,此景讓我想起去年卡保山縱走至逐鹿山所見的同一景象。

上魯培山的半路上,碰到先行登頂的山友,他們用很興奮的口吻跟我們訴說魯培山上的「雲海」之美,比起玉山、阿里山的「雲海」有過之而無不及,並告知我們往拉拉山方向走一點點路有個最佳角度,可以看到完全不被樹木遮避的「雲海」,聽此言讓我們大為振奮,加快登頂腳步。

↓魯培山上最美麗的感動,往遠方的南湖、中央尖方向看,有著壯觀的雲海及雲瀑。

↓同樣角度再拍一張,入鏡的樹木就是台灣山毛櫸。

↓將鏡頭拉遠,前方最高峰也就是我最想去的「南湖大山」。

↓「雲海」怎麼看都看不膩,而我暱稱的由來也就是源自於十年前在加利山所望見的那片廣袤的美麗「雲海」。

↓怎麼樣都無法將現場的感覺給拍下,現場美過相片好幾倍喔。

↓魯培山森林三角點,基石被一個鐵圈圍繞住,這鐵圈是當年南插空難的遺留物,至今仍躺在那兒,靜靜訴說當年悽慘的情景。魯培山頂有兩條叉路:右往拉拉山,左往北插天山。

↓不免俗的來張登項照吧。

第六感告訴我們,在南插天山頂上望「雲海」一定更美,於是我們沿著來時路回到鞍部,加緊腳步直上南插天山....。

  不知何時開始,爬的山愈來愈遠,花的時間愈來愈長,聽說日本有人做過研究,登山走路是會上癮的,於是兩三個鐘頭即可來回的山路似乎無法滿足我,曾經有個未婚的朋友老是找我爬高山,我跟他說結婚生子後難免要多以家庭為重,一次外出三、五天對目前的我而言是無法允許的,當時我總習慣找他爬爬郊山,只是每當我享受登高望遠之滿足感時,他總會說,高山上的風景比這漂亮多了,唉!難道我沒上過高山嗎?後來,這位朋友結婚生子,慢慢已能了解我的感受。

  漸漸地我也終於了解,為何自己會喜歡上中級山,因為那裡離高山較近。

  回到1770公尺的鞍部,我們往南插天山挺進,海拔1907公尺的南插天山比起海拔1905公尺的魯培山只高兩公尺,只是上南插的路似乎比上魯培來的輕鬆。

↓上到南插,視野寬廣,回望剛登頂的魯培山,四周已被「雲海」包圍。

↓往魯培山右方看,「雲海」就這麼往南插天山湧了過來。

↓往魯培山右方再來一張,我發覺此刻拿著相機的手竟會發抖,那是因為累啊。

↓往魯培山右方再來一張。

↓再右邊一點,有座海中孤島,很可惜它不在我攜帶的地圖範圍之內,無法知悉它的名字。

↓往魯培山左方看,「雲海」下方的北插天山此刻應是雲霧繚繞吧。

↓往魯培山左方再來一張,此時大台北應該沒有藍天可觀吧。

↓往聖稜線方向拍一張,最後方稜線最右邊尖山也就是世紀奇峰「大霸尖山」。

↓往南湖、中央尖方向望去,壯麗的山容配上美麗雲海及雲瀑,啊!醉了!。

↓來張南插天山登頂照吧。

  回程我們由北聯(北台灣山徑聯盟)新開發的路徑經義興山而下,途中被一票山友趕過,赫然發現帶頭者就是曾有一面之緣的藍天隊隊長江啟祥,原來他們是從待矢負山縱走而來,真是感謝您們開闢此新路線,以後上下南插天山多了條路線選擇,只是下山之後卻碰到原住民朋友的抗議,據他們說,此條路線經過原住民保留地,會破壞到他們獵場,甚至聽說,上星期一票山友下山後,採摘該屬於他們所有的藥草植物揚長而去,讓他們對我們這些登山客沒有任何好感。個人覺得,靠山吃山是原住民的生活來源,我們只是山中過客,除了攝影,除了記錄,其中就讓它們留在山上吧。

  由江隊長的口中得知今天他們看到一陷阱上有隻台灣帝雉,想救它卻發現它早己氣絶身亡,徒呼這是另類的生態,我們除了無奈還是無奈。回想今日南插路上不時看見生火遺跡,應該就是獵人們為了狩獵所為吧。

↓漂亮的紅色菓子,名字待查。

↓不知這是否就是江湖傳說中的千年靈芝,材質就跟木頭一樣,堅硬無比。

↓重新出土的義興山森林三角點,聽說江啟祥隊長花了一個鐘頭才找到並將它從泥土裡挖出。

  傍晚五點多,回到產業道路天色已黑,幸好有北聯隊的前輩們在後押隊,讓我們避免摸黑下山,見他們在山林裡面健步如飛,只能說佩服佩服,也托他們載朋友回原登山口取車,然後一群十二人擠兩部轎車回小烏來,因為他們另有車輛還在待矢負山登山口呢。

  道別這些登山前輩,與朋友驅車回台北,對於此行我們同感幸運,儘管南插天山風景是如此地美麗,但我們卻也異口同聲地說,短期內我們是不會再上南插,因為我們...累癱了。

  有人說:「沒爬過北插的人不要來,爬過北插的人,非來不可。」,嗯!感同深受。

  隻字片語無法完全形容此行的感覺,總之,上山的感覺真好。

台北街頭夜拍

好久沒有夜拍了,20061227,公司聚餐後回家途中,拿著公司僅有的SONY DSC-F88數位相機,沒有三角架,倚靠著路樹、憋氣,拍了幾張略帶朦朧美的台北街頭夜景。

拍完後感覺,F88的星芒效果比F717來的美麗。

↓228公園

↓新光三越

↓臺北府城南門,又稱麗正門,為台灣一級古蹟,城門位置位在公園路、南昌路與愛國西路等數條道路交會路口圓環上。

↓愛國西路、羅斯福路口

↓中正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