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仔頭山古戰場

  大台北地區有幾座擁有一等三角點的山岳,東為深坑的土庫岳,西為樹林的大棟山,北為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七星山,東北方有金瓜石的燦光寮山,南則是位於新店溪上游、海拔870公尺的獅仔頭山。

  此行(2004年10月)應朋友之邀,同登獅仔頭山,透過網路搜尋到的資料驚然發現,獅仔頭山曾是古戰場,以下為【2003/02/05】聯合報的報導。

………………………………………………………………………………………

新店獅仔頭山 發現古戰場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

  台北縣新店市塗潭里委託文史工作者吳智慶、莊華堂及古道專家楊南郡等人,對該里獅仔頭山一帶進行實地探勘及耆老訪談,發現砲管、戰壕、古井、石碑、堡壘等遺址,也採集了吃人肉、漢番連手抗日、英軍戰俘營等故事。

  吳智慶認為,政府可以把這個擁有豐富歷史資源的「古戰場」,配合當地的生態景觀,規畫成為「獅仔頭山綠野史蹟公園」。

  根據吳智慶提供的調查報告,新店獅仔頭山一帶本是原住民泰雅族屈尺(今烏來)、大豹(今三峽)兩個部落的獵區,清乾隆年間開始有漢人到此拓墾,並在南麓建了一個名為磺窟的聚落。漢人在礦窟興建石頭城,種刺竹、蓋槍樓、搭望寮,以防泰雅族出草。然而,泰雅族出草的「番害」不時發生,某處曾有十三人的頭被砍走,身體埋在當地,留下「十三陵」(土堆的墓)的舊地名。

  有一次,當地漢人抓到一個出草的泰雅族人,為了洩恨,又傳出「吃了番肉,以後不再怕番」,就決定把這個人殺掉煮了,全村分食。

  清末,劉銘傳帶兵前來此地「撫番」,曾抓到屈尺部落的大頭目,但劉銘傳學三國時代諸葛亮把大頭目放了。後來,當地漢人與泰雅族交好、通婚,還設了「番學堂」讓泰雅族人來上課。

  日據時代初年,全台武裝抗日,獅仔頭山一度聚集了幾千人,有漢人也有泰雅族,當時被日本人稱為「土匪」,花了兩三年時間才平定。

  後來,日本人把獅仔頭山當成「理蕃」的基地,並開採當地的樟樹。當時,泰雅族曾攻入獅仔頭山,殺了四十多位日本人及漢人,日本政府派兵打了幾年才平定,還立了一個「防蕃碑」。

  日據時代晚期,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把東南亞戰場的英、美軍等盟軍戰俘送到台灣,興建很多俘虜收容所。當時,日本人也由英軍戰俘在獅仔頭山以樹木、茅草搭建一個簡陋的收容所,曾關了三百人。
吳智慶指出,獅仔頭山一帶有很多遺址,又是屬於國有林地,由政府著手規畫為史蹟公園並不困難。
………………………………………………………………………………………

  此行發現,獅仔頭山史蹟公園已經成立,今年三月時這裡還曾辦過金毛杜鵑祭,看來明年三月再度拜訪此地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獅仔頭山有獅頭及獅尾兩個登山口,此次我們是由獅頭登山口原路來回,不急不徐慢慢行,約莫三個小時即可來回,是很不錯的半日遊行程。

行程參考(登山補給站)

↓獅頭登山口望今天的目的地

↓先看看今天要走的地圖指引

↓上路囉!

↓走在樹林內的感覺真是棒

↓還有說有笑

↓路旁解說牌告訴我們這乾燥地蕨類植物叫芒箕

↓觀獅坪到了,拍張相片留念

↓開始上登

↓登崖梯

↓開闊的視野

↓猴洞尖

↓鳥瞰登山口停車處

↓遠方、雲的下方處是觀音山喔

↓獅仔頭山防蕃碑,朋友端詳許久,就是看不清碑文,回來後資料告訴我們,碑文在另一邊^_^|||

↓防蕃碑文

↓看的出這是「古戰場壕溝」嗎?

↓山上有這麼一座古井

↓獅頭山一等三角點

↓滿掛登山路條的獅仔頭山頂

↓回程,由上往下望崖梯

↓回望崖梯

↓一葉知秋

↓我不認識它

↓登山口的蜘蛛特寫

↓藍天下的獅仔頭山

No tags for this post.

2 項留言回應 給 “獅仔頭山古戰場”

  1. 廖健次 如是說:

    漂亮網站!
    條理分明
    影像清晰

留言回應

你必須要 登入 才能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