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新店溪畔

2003年一月,羊蹄甲盛開的季節,陽光灑下一地璀璨,兄妹齊坐新店溪畔,凝望天邊鳥兒飛翔。

大樹下、滑梯上,父母親的視線游移於你們動靜之間,辛勤捕捉張張精采相片。

↓羊蹄甲

↓兄妹齊坐新店溪畔

↓兩歲時的品涵

↓大班時的柏欣

無耳茶壺山縱走半平山

  10/10(2002年)國慶日,我隻身前往金瓜石登山,此行的目標是從無耳茶壺山縱走至半平山,其實早在去年(2001年)11/10就曾和同事相約前來縱走此條路線,可惜當時人到了金瓜石後卻又因為陰雨綿綿而打了退堂鼓,這麼一耽擱竟又過了將近一年。

  已經登頂過無耳茶壺山三次了,每次都被無耳茶壺山南方的半平山嶙峋稜線所吸引,可惜每次也都因為找不到縱走路線而宣告放棄,此次行前特地詢問曾經走過該路線的山友,所以這次我可是胸有成竹,志在必行。

  早上八點來到勸濟堂的停車場,已有兩部汽車停放於此處,原來我不是今日此地最早的遊人,停車場的視野瞭闊,停車場邊建有一涼亭,三五好友帶著爐具來此品茗喝咖啡,看青山綠樹、望碧海藍天,就算不爬山,也別有一翻風味。

  從停車場走過一小隧道後即可見到無耳茶壺山的登山口,二百公尺長的石階,在涼爽的天氣下走來輕鬆。台金公司所遺留的廢煙道如長龍般娓迤直向天際,步道邊坡偶見開著藍紫色小花的倒地蜈蚣,而尚未完全開花的芒草也在一旁迎風飄逸著,山下水湳洞海邊的白色浪花在此仍清晰可見。

  隨著高度的爬昇,視野更寬更遠,金瓜石聚落的房子愈來愈小,而我的內心卻愈來愈開朗。沒有陽光陪伴的天空顯得有些暗淡,而有山陪伴的我卻一點也不感孤單。

  石階的盡頭處蓋了座名曰「朝寶亭」的涼亭,朝寶亭旁有一條產業道路經過,在金瓜石山區類似的產業道路很多,應是以前為了開採金礦而開闢。

  過了「朝寶亭」,腳踩著碎石路面的產業道路緩步向上,茶壺山的岩質地形到此愈趨明顯。

  就在慶幸上天賜給我一個陰天未雨的涼爽天氣時,卻在走到名曰「寶獅亭」的涼亭後,天空開始飄起毛毛細雨。

  由「寶獅亭」昂望無耳茶壺山,茶壺山頂的巨石如空中城堡般地矗立,再加把勁攀繩爬上那四十五度的陡坡,即可上到茶壺嘴。

  在茶壺山頂巨石洞內往外望,金瓜石及水湳洞聚落歷歷在目,基隆山依舊以其帝王之姿做為海上漁船的燈塔,基隆山後方的基隆嶼孤立於汪洋之中,看起來顯得有些落莫。

  我在洞內靜坐,愈來愈大的風雨迫使我在茶壺山洞內思考著該不該繼續往半平山前進?最後探險之心戰勝理智,還是決定穿上雨衣繼續前進,走向那未曾走過的路。

  往半平山的縱走路線是在進茶壺山頂洞內的右方小洞,儘管來過此地三次卻萬萬沒有想到此小洞外竟然別有洞天。

  出了洞口,視野豁然開朗。

  走向半平山,首先面對的是段往下的四十五度陡坡,小心翼翼往下走,安全應該無虞,下了這段陡坡,隨即連上往半平山的支稜。

  茶壺山往半平山的稜線是條漫長的芒草路,陰雨綿綿的天氣裡,儘管身上穿著雨衣,但穿梭於比人還高的芒草之中,登山鞋早已變成了雨鞋,無可避免地螞蝗藉此機會入侵我雙足。從稜線上回頭眺望茶壺山,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眺望茶壺山,更能感受其壯麗山容。

  由支稜上登半平山主脊得攀爬一段約二層樓高的岩壁,可別小看這二層樓高,若不小心跌落而下可就是三十公尺深的深谷了。

  我拉著前人所遺留的繩索,使著三點不動一點動的基本攀岩技巧小心翼翼而上,雨中的岩壁顯得有些濕滑,我頻頻拭著眼鏡上的雨滴,頭也不回地直上半平山主脊。

  上到半平山主脊,回頭向下望,雲霧中的深谷看來深不可測,風雨讓我不敢多待,走吧!前方雲霧中的路可還長著呢。

  一個人走在半平山稜線上,雲霧襲來,十公尺的能見度讓人走來有點心驚膽跳,雲霧繚繞的天氣讓半平山連稜感覺起來很有高山味道,沿稜上上下下不知爬了幾峰後,終於登頂海拔715公尺半平山。

  上到半平山頂,風雨漸歇,回首來時路,茶壺山此刻正湮沒於雲霧之中,趁著雲霧的空檔,偶爾可望見遠方的東北角海岸線及草山、燦光寮山等東北角名山。本想在半平山頂等待雲消霧散,卻又因風雨再度襲來而打消念頭趕緊下山。

  下半平山的路依舊是芒草路,比人還高的芒草讓人難以掌握路的方向,只能低頭慢慢前進。走過這條芒草路,若非穿著長袖及穿戴手套,非得遍體鱗傷不可。

  終於,帶著疲累的身軀下到往草山的產業道路上,我順著產業道路連上102縣道,再接另一條往金瓜石的產業道路,於下午兩點再度回到停車場,這一路我共花了六個小時繞了金瓜石山區一圈,就在這陰雨綿綿的國慶日當天。

↓在勸濟堂停車場停好了車,走進這個小隧道就到了茶壺山登山口。

↓茶壺山的登山口,在勸濟堂周遭往茶壺山的登山口共有三處,另外兩處則是位於由勸濟堂往黃金神社的路旁。

↓寶獅亭:離茶壺山頂最近的一座涼亭,上書有「獅石成形瑞獸原來私賞寶」、「茶壺隱茗遊人到此自生津」等對聯,風勢強勁,好天氣時在此泡茶喝咖啡真是一大享受。

↓攻頂茶壺山:離開寶獅亭,攀向茶壺山頂。

↓茶壺山頂洞口向下望,涼亭即為寶獅亭,右下方為水湳洞聚落。

↓茶壺山往半平山的縱走路線是在進茶壺山頂洞口後的右方小洞,出了洞口,景像很嚇人,看清楚路再往下走喔。

↓茶壺山往半平山的稜線,正前方即是半平山連稜。

↓人客啊,芒草比人高,這看的到路嗎?慢慢走,路跡還算明顯,記得要戴手套穿長袖,否則一趟下來,呵呵!芒草的鋸齒會讓你遍體鱗傷。

↓上半平山稜線前的峭壁,峭壁落差三十米,爬還不爬?其實真正爬的高度約兩層樓高,須拉著繩索而上,膽小者勿試。

↓半平山頂,海拔715公尺,北面全為峭壁,南面卻是芒草坡,很有高山的架勢。

 

難忘的風

  那年的某一天,學校註冊的日子,我從台南家鄉趕回淡水,走進與幾位同校同學合租的公寓家門,隨手關上門,放下了行李,突然想起,還有東西放在門外未拿進來,轉身,輕啟那扇平常不覺得它有多麼重要的門,說時遲那時快,一陣永生難忘的強風,雞婆地為我關上了門,留下門外穿著短褲、脫鞋,乾瞪著眼的我,猛然想起,鑰匙就放在房間桌上。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註冊截止時間也漸漸的逼進,心理不由得開始心慌起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想念我那些室友們,今日應該有位室友和我同一天註冊才對,而現在你人在那裡?

  倏地,一個想法自腦海閃過,我轉身,爬著樓梯快步上到頂樓,站在頂樓往樓下四樓突出的洋台望啊望,再轉身看看水塔旁置放著的木梯,「該是放手一搏的時候了。」我心裡想著。

  扶起那不怎麼牢固的木梯,由頂樓往四樓洋台地板一放,「天啊!這木梯怎麼那麼短!」心裡也不免嘀咕埋怨父母親沒能把我生的高一點。

  雙手扶著頂樓的圍欄,慢慢讓雙腳跨出圍欄,此刻微風輕拂我身,我想起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千古名言,不禁打了個寒顫。

  就在我如何使力腳就是搆不著木梯之時,樓下傳來同學的叫聲:「XX,你在幹嘛?」

  雙眼巴望著我親愛的同學,雖然你不是此刻我最想見到的室友,但看在你個子比我高的份上,趕快來救我吧….

  就這樣,身材高大的同學順利幫我由木梯下到四樓洋台,為我開啟了那扇從此再也不敢輕視它的門,也讓我順利在最後一刻趕上註冊。

本文撰寫時間:2004年3月